医学论文写作:材料与方法

作者:  时间:2018-12-16  热度:

  科研探究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材料?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去论证我们的观点?不少人心存疑惑,其实材料与方法可以称之为论文的解答过程。在

  首先,应体现出科研构思和实验设计的各项要求。由于这部分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篇幅也较大,一般分析性和实验性的研究大约需要1500字左右才能够写得清楚。

  其次,需要详细撰写的理由是:使读者看了以后能够有重复性,以及便于审稿者复核。“材料”主要交待作者是用什么作为具体实验对象,或什么具体的资料来进行研究,“方法”指的是用什么具体实验方法或搜集资料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因此“材料与方法”在有些研究的论文中,也被称为“对象与方法”或“资料来源与方法”。

  ①研究对象人选的方法:即如何从目标人群选人样本人群,在撰写时应使用下列名词:random sample随机样本、population-based sample选自人群的样本、referred sample转诊样本、consecutive sample连续样本、volunteer sam-ple志愿者样本及convenience sample随便抽取的样本,将研究对象的来源介绍清楚,其主要目的除了估计抽样误差外,尚能帮助读者了解论文结论的适用范围。

  ②诊断标准和纳入/排除标准:应当尽量使用“金标准”,并标明诊断标准的出处是哪里,切记不可笼统地冠以“全部研究对象符合全国统一诊断标准”。

  ⑤研究对象的分组方法:是否随机分配,采用何种随机分配方法,是简单随机化,还是区组随机化或是分层随机化,切不可简单地写“随机分组”一句线、研究方法

  ①基本设计方案:基本设计的方案应写明,下列名词均可供撰写用:如诊断研究应使用“金标准对照”、“盲法”等名词;预后研究应使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起始队列(inception cohort)”、“回顾性队列研究”“广等名词;治疗性研究应使用“随机对照试验”、“交叉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前后对照试验”、“安慰剂对照”、“双盲”等名词;病因研究应使用“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名词;描述性研究应写明是“普查”、“抽样调查”、“病例分析”等;临床经济学分析应该写明“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