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ar rs = ; for (var i = 0; i
1溦勧t學論文寫作的技巧簡略題目︰醫學論文寫作摘要科學論文之寫作的目的是要傳達科學工作的理念和事實。科學家們透過其論文而相互地瞭解和評論彼此的工作。因此,科學論文要寫得能讓讀者在初閱論文時即可理解其內容。醫學論文也像其他科學的論文一樣,要以清晰、流暢和正確的方法去寫。實驗性和觀測性的醫學論文格式包括題目、摘要、正文、誌謝和參考文獻。論文題目要含有資訊性;摘要要言簡意賅,它應扼要地說明研究的理由、方法、主要發現和結論。正文內通常分為緒言、方法、結果和討論;緒言部分敘明研究的目的和立論基礎;方法部分要以最小的詳細說明而足供其他同行可重複實驗或評估該方法和結果的可靠性;結果部分依序而有條理地陳述代表性而非重2複性的數據;討論部分闡述由研究結果所衍生的原理、關係、通則和重要意義,並與前人發表的結果相比較及說明未解決的問題。另外,作者須簡要地申謝提供研究經費或專知性協助的團體或個人,並以雜誌能接受的方式附引最相關的文獻。在拙文內,筆者將務實地介紹醫學論文寫作中從初步至完稿及投稿所需的每一步驟工作,並將重點置於說明論文的每一部份所應包含的是何種內容。(慈濟醫學1999;11114)關鍵語︰醫學論文寫作,原始論著,寫作指南,原稿準備,投稿抽印本索取及聯絡地址︰花蓮市中央路3段701號,慈濟大學醫學院生理學科黃萬出教授緒言醫學科學的進展日新月異,曾幾何時,WATSON和CRICK發現去氧核糖核酸的雙螺旋結構,解開了生命遺傳之謎,迄今只不過四十五年,已揭露了多種生物的基因庫,也有了基因轉殖生物和複製的動物呈現世上。透過科學雜誌管道的流通和論文的散佈,使無數的醫學新知和專技得以即時地傳播而被知悉。因此,處於這種醫學科學知識呈現神速的擴增世代,不論是為了即時吸收新知而閱讀論文的讀者或是從事科研工作而發表研究成果的作者,都須要熟諳醫學科學論文的格式和寫作方法。因為做為被告知醫學資訊的讀者,嫺熟論文寫作的規範,則較易洞悉和評判論文中所傳達的事理之真義,能以最短的閱讀時間獲取論文中的精華3訊息,並開啟新的思索空間和方向。相對的,做為作者,精悉論文寫作的技巧,則較能清晰地將自己的理念與創見正確地傳達給讀者。作者撰寫論文的目的除了是要保存研究成果外,更重要的是藉論文的發表而將研究成果公諸於世,特別是同儕,為世人所應用或啟迪後進。因此,一項完整的實驗研究是從構思開始,直到論文發表才算完成。在寫作的過程中經過反覆思考,回顧文獻、整理資料和論述辯解等思緒活動將會激發研究靈感與活絡思路,因而建構另一延伸的或嶄新的工作計畫。所以,為了促成讀者與作者之間的知識交流能獲致最大的效益,彼此都熟識論文的寫作規範則十分重要。另一方面,也許有讀者認為目前國內有職業性或業餘的英文顧問提供學術性論文的英文諮詢或修改服務而有恃無恐。其實這種協助雖有助於文筆的改善與增色,但若這些中外人士並非與你同行,則改善的可能僅止於文詞的表述,對於論文的專業內容部份不見得有所裨益,因此有隔靴搔癢之憾,很難使麻雀或烏鴉變鳳凰,使劣質的論文變為可發表的論文。即使為你的論文潤色美容的是同行專家,可能也不易在意念詮釋與論辯闡述方面整型易容或無中生有地寫出你心中所當言而未言的見解。因此,求人不如求己。也許有年輕的讀者依賴指導教授的護盤而自己認為不懂寫作或寫得不好無關緊要,但是總有一天必須斷奶而自立,即使有業師可為你的論文斧正潤飾,自己熟諳論文寫作的規範與技巧,仍然有其必要。因此,論文寫作的知識和厚植寫作的技能要趁早充實,不能戒急用忍。在目前國際間流通而受重視的雜誌都是英文的,就連國內醫學期刊至少也有4約60是刊載英文論文1,英文寫作不好的論文不僅不易被雜誌接受,即便有幸而被刊載出來,也會給國內外的讀者有學術水準低劣的負面印象。依據最近的資料指出近十年19881997我國學者所發表的論文總篇數由1988年全球各國的第二十八名躍升至1997年的第十九名;成長倍數為228倍,居全球的第五位;而近十年每五年間的論文被引用總次數也由19881992年間的第二十八名晉升至19931997年間的第二十四名2,顯示在論文的質與量上皆有長足的進步。但是,這是就國內學者已外銷於國際性雜誌的論文而言,實際上仍有許多因某些緣故而內銷國內一般水準的雜誌之論文,更有無數的研究結果因為不諳寫作技巧而在寫作的中途夭折或難產以至於產銷不暢。若是寫作的技術加以改良,也許可以使部份品質不差的內銷產品論文躍登國際優質雜誌市場而更提升我國學者之論文的質與量;或許也可以使夭折或難產的半成品論文復甦或順利產出。根據筆者多年來的相關工作經驗,不論是英文或中文的論文,較常見的論文寫作缺失依序為文句結構鬆散、語意不明或辭不達意、段落起承轉合不順、英文文法錯誤尤其是動詞時態、中文論文有洋涇浜式的中文詞句、參考文獻列舉欠當、文稿形式未符規定等。改善或解決這些問題端賴論文的作者之努力和較有寫作經驗的專家之指導。在目前雖有一些大學院校開授科學論文寫作相關的課程,但仍非普遍,多數的讀者恐無緣親炙薰陶,只得自行尋覓相關的專著自我摸索研習,無人師而自通。拙文的主旨就是希望幫助讀者多瞭解一些有關醫學論文的寫作規範和技巧,5以期矯正一些可能存在的錯誤觀念,清除寫作的業障,進而正確地寫作,使論文更容易地被讀者看懂,使論文內的訊息更容易地傳達給讀者,也冀望能使論文更容易地被雜誌接受發表。當然,寫作的技巧和風格因人而異,寫作的手法與招數也人人會變,但萬變不離其宗,此「宗」即是科學界約定成俗的常規與要求,而不是諸法皆空,自由自在地恣意而行。筆者不敢奢言文內的溡姙闃藴室幑牷蚪鹂朴衤桑鼈兪枪P者累積多年的寫作和編審之認知和心得,並參酌他人的高見和雜誌的投稿要求所彙整而成的,願與讀者分享或供資湆懽髡咴谡撐膶懽魃系膮⒖肌?茖W語文的特性科學的語文和文學的語文不同;文學性的寫作除了傳記文學以寫實為原則外,一般的作品主要傳導的是情感EMOTION、感覺FEELING和喜悅DELIGHTS,常涵藏著心靈的意象和情緒的悲歡,呈現的是超越時空與事實的感性描述,因此,遣詞用字講究的是意境的幽深和詞藻的優雅。相反地,科學性的著作要傳達的是觀念IDEAS和事實FACTS,所以字裡行間有具體思維和實事求是的理性論述。科學論文的一般要求是文辭的表述要達到六項目標,即清晰的CLEAR、正確的PRECISE、簡要的CONCISE、流利的FLUID、熟知的FAMILIAR和直接的FORTHRIGHT境地3。前四項容易被瞭解,不用贅述。所謂「熟知的」就是遣詞用字要採用讀者熟識的而非艱澀隱晦的詞句;而「直接的」即是平舖直述,而非模擬兩可或拐彎抹角地讓讀者猜疑費解。在學理的詮釋或闡述方面要邏輯通順、論理嚴謹和6不偏不倚;要避免文詞鬆散、泛泛之言及言過其實;還要講究起承轉合的條理順暢。杖唬颜撐膶懙脺顯易懂和深入湷鰜K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也非一蹴可及的,即使對一位寫作經驗豐富的頂級老手也是如此,因此,HUTH曾道“GOODWRITINGISHARDWORKEVENFORANEXPERIENCEDWRITER”4。不過,一般公認的事實是良好的寫作來自於練習,練習也許不能寫出完美的論文,但會改善論文的文采,此即所謂由做而學LEARNINGBYDOING。坊間有許多英、美學者或學術團體所編寫有關科學論文寫作的英文論著310,也有一些由在國內的學者所撰寫的論文寫作之中文專著1115。這些論著除了介紹科學性論文的寫作技藝之外,也列舉許多英文文法、修辭和用字的正誤範例,值得一讀。另外,臺灣醫學會編印的「論文投稿、審查及編輯手冊」和中華民國腎臟醫學會編製的「醫學雜誌投稿規則手冊」等都可供讀者參考。不過,要瞭解的事是徒法不足以自行,熟悉寫作的方法和技巧是一回事,如何寫出優質的論文則是另一回事。科學論文的組織原創性的科學研究之過程包括想THINKING、做DOING、說TALKING和寫WRITING四部曲。詳細地說,就是構思假說、設計實驗或提出理論、收集和分析數據資料、詮釋數據和闡述理論、口頭演講及撰寫論文。科學研究的進程之快慢和成果品質之優劣主要取決於有能力的工作者投注於這四部曲的時間與精力的多寡,輔以適7當的經費與設備而收相成之效。一般的生物醫學領域之研究多數是屬於解釋性的研究,即以邏輯實證法和歸納法來證實或否證假設;更高層次的預測性研究是將創意在有條件的假設下理論化,再求證或否證之。不管研究的性質為何,科學工作者都要把縝密地研究所得的真知灼見以「論文」公諸於學界及世人,所以論文的發表是保持科學生命的血液。科學論文以原著ORIGINALARTICLE為主要,原著包含二個要點︰其一是前人沒有發表過的,即原創性ORIGINALITY;其二是有足夠詳細的方法、結果和論述。學者們對所謂「原創性」的程度可能有不同的認知,吾人研究的目的是在彌補知識的空隙、解決不一致性或延伸過去的研究,故科學論文總要在方法上、觀念上、觀察上和解釋上不能炒冷飯或新瓶裝舊酒,而要有新的內涵,即所謂創意或新義。所謂發現其實就是看到大家都看過的,但想到無人想過的;而有創意的研究絕不是拾人牙慧或東施效顰的二手研究METOOSTUDY。在1965年,英國的HILL爵士在「寫作的理由」一書THEREASONSFORWRITING中倡言任何醫學與科學性的論文之作者都必須回答四個基本的問題,包括「你為何開始」WHYDIDYOUSTART,「你做了什麼」WHATDIDYOUDO,「你發現了什麼」WHATDIDYOUFIND,「它的意義是什麼」WHATDOESITMEAN16。這四個問題在目前都已有了固定的論文格式來回答,此格式乃IMRAD結構,即緒言INTRODUCTION、材料與方法MATERIALSANDMETHODS、結果RESULTS和AND討論DISCUSSION。目前依實驗介入性或觀察性的研究而撰寫成的原著性論文之正文TEXT都遵循此結構格式,另加上題目TITLE、摘要ABSTRACT、誌謝8ACKNOWLEDGMENTS和文獻REFERENCES就構成了論文的主要部分。論文內的這些部分通常的排列依序是題目、摘要、緒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誌謝和參考文獻。每一部份應從另一新頁開始,頁數則從標題頁TITLEPAGE開始起算。也有少數雜誌將「材料與方法」簡化為「方法」而已,有些期刊則將方法部份列在文獻之後,且以較小的字體印出,此乃為方便讀者迅速閱讀論文的研究結果及其意義,而對研究所用的冗長或詳細方法則另列在後,如此對已熟悉實驗方法的讀者可以省略時間。也有部分的雜誌不印出「緒言」一詞,但是,不管有無緒言一詞,每篇論文的本文都以緒言開始。至於其他的論文,如病例報告、綜合評論和社論等則有其他的型式,作者須參照目標雜誌的投稿須知去撰寫。開始寫作之前,要預作幾項準備的工作,即決定作者、熟悉論文的規範、瞭解雜誌的要求、型式和出版過程、彙整實驗數據、記錄和圖表。凡事豫則立,事前狀況的瞭解不僅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時間與人力的浪費,而且可以按步就班、順利地完成撰寫與投稿的工作。論文的題目TITLE題目反映論文的內容,是論文的標籤,所以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一完整的句子不用動詞。題目類似廣告,抓住讀者的眼睛,吸引讀者去讀它,所以如何定好題目,值得深思。如果一篇論文的內容本來是某些讀者有興趣的,但題目寫得不好,引不起讀者的興趣,那麼讀者會錯失一篇有用的論文。相反地,如果一篇論9文的題目看起來是在讀者的興趣範圍內,但內容卻不是,則讀者會大失所望或惱怒,所以論文的訊息要正確而適當地表現在題目上。論文要力求簡單的SIMPLE、精短的SHORT和提供資訊的INFORMATIVE題目,使題目既精簡又能充分地反映論文的主題。不過,題目簡短但要恰到好處,加一字則嫌長,減一字則嫌短。題目正如龍的眼睛,訂題目就像畫龍點睛。標題上常見的缺點包括廢字太多、辭不達意和描述欠缺精實。原著和短要訊論文SHORTORBRIEFCOMMUNICATION的題目有兩種類型,即指示性或描述性題目INDICATIVEORDESCRIPTIVETITLE和資訊性或知識性題目INFORMATIVETITLE。舉個簡要的題目為例來說,前者如“ROLEOFMINXINDUCEDDISEASEINRATS”;後者如“MRECEPTORBLOCKADEBLUNTSXINDUCEDDISEASEINRATS”。看了前者,讀者只知道作者做什麼;但是後者包含了主題、主要的結果和結論。換言之,資訊性題目的作者在題目上已告訴了讀者做了什麼和發現了什麼,所以,這樣的題目較能吸引讀者,似乎較佳6。但也另有一種的看法認為標題上不宜透露論文的最後訊息,其理由是讀者在知道了最後的答案後就缺少了對該論文的好奇心而無意再讀17。各位讀者們可任取一本雜誌,看看該期所載的原著論文之題目有多少篇是資訊性題目有多少篇是指示描述性題目然後,你自己覺得較喜歡那一類型的題目之寫法呢題目若以重要的字詞開始則顯得較為強而有力;有些學者認為已完成實驗觀察的論文題目要避免用不特定的字眼,如ASTUDYOF,ANINVESTIGATIONINTO,ACASE10REPORTOF,STUDIESON等6,可改用特別性狀的字或描述的形式來陳述。題目通常要避免用縮寫字,至於題目要多長及是否要有副標題SUBTITLE或使用問句型式端視內容而定。有學者建議標題若超過二行或十二個英文字仍無法表達論文的主題,則可再加副標題18,有些期刊會限制標題的字數。標題頁TITLEPAGE尚要寫明完成研究工作的所屬機構INSTITUTIONALAFFILIATION、地點、通訊作者及索取抽印本REPRINT的通訊處以及有字數限制的頁首欄外或簡略題目RUNNINGORSHORTTITLE。有時某項研究工作是在甲機構完成,爾後作者轉換到乙機構工作,則論文內該作者的所屬機構仍應寫甲機構,因為那才是該歸功的單位,再在附註的適當處說明作者的現址是乙機構。有些雜誌也會要求將資助研究經費的單位和提供試藥的團體或個人寫在標題頁內,但也可寫在誌謝欄內。摘要ABSTRACT一般的讀者看完題目後若有興趣即再看摘要,因為它是論文的精髓,是主要內容的簡述,如果不了解或覺得摘要所述的與其工作無關,就不會再繼續看下去,所以,摘要的寫作很重要。通常摘要是被寫成一段,而且要寫得簡要,但要具有知識性的INFORMATIVE而非只是描述性DESCRIPTIVE的形式,過度詳細的描述性文詞應該加以避免。有些雜誌會限制摘要的字數;有些雜誌要求摘要要分段敘述實驗的背景BACKGROUND或目的OBJECTIVE、實驗方法METHODS或設計DESIGNS、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摘要的內容包括實驗簡介、數據結11果和結論陳述。通常摘要的開始是以一或兩句簡介為何做此研究及做什麼研究;接著以二或三句扼要地描述所用的研究方法與材料;其次為主要的研究結果,這是摘要的主體部分,句子多寡視內容而定;最後以一或兩句作結論及概述其重要的意義。所以,寫摘要並不是簡略地寫WRITINGABSTRACTISNOTABSTRACTWRITING。雖然摘要是在論文的最前面,但最好是在寫完正文之後才寫,因為摘要是包括論文各部分的最小縮影,好比溶劑蒸發後的蒸餾物,是高度濃縮的結晶。如何把一篇論文的要點毫無遺漏地精簡成150至250字的摘要是項挑戰。摘要的前身是總結SUMMARY,總結原是在論文最後綜合全文的要點,1976年WARREN19擔任ARCHSURG主編時倡用“ABSTRACT”,並把它放在論文的最前面,讓讀者先看到,後來大多數期刊就陸續採行,但有少數雜誌仍沿用總結一詞,並呈現在本文的前面,且分點條述,另有極少數的雜誌將總結置於正文之後。在論文稿的摘要之後,常隨附310個關鍵字或片語,通常是選擇正文中出現的重要性字詞或短片語,做為索引名詞INDEXTERM,正確的關鍵字詞將會被納入文獻指引而利於查詢。關鍵字詞的選擇宜依照“THEMEDICALSUBJECTHEADINGSMESHLISTOFINDEXMEDICUS”,如果擬用的關鍵字詞未在MESH收錄的清單內,則由作者選擇有具體觀念和含意的適當關鍵字詞。MESH是由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所建立的醫學資料之索引標題,約有一萬七千餘字或片語。利用MESH索引標題可以檢索八種生物醫學資料庫的文獻資料20,包括MEDLINE檢索生物醫學的文獻。瞭解這些MESH關鍵字詞也有助於平日迅速地在電腦網路線上查12到所需的資料或文獻,至於西文資料庫檢索系統的檢索方法已超出本文範圍,不擬贅述,讀者可請教有經驗者或醫學圖書館館員。有一點須加說明的是完整性論文內的「摘要」和一般會議的「摘要」之寫法略有區別,前者有字數的限制,後者則有空間SPACE的限制及包含題目、作者和工作機構等內容,且為單行打字。通常學術會議的「摘要」須寫得比論文的「摘要」略為詳細些,表達出創意和有趣,讓安排會議學術性節目的委員會相信該摘要有值得報告的內容而接受它。由於會議摘要常在會前數月即提出,此時實驗可能尚未完成,作者也可能不知屆時會得到什麼數據及結果是正面或負面的,所以可僅寫些適當的數據,及數據能支持的結論,避免書寫「將予討論」WILLBEDISCUSSED的類似詞句。緒言INTRODUCTION緒言或稱緒論、前言或引言。緒言是要讓讀者知道論文所述之研究的來龍去脈,故此部分乃在說明研究開始之前對研究的主題所知的往事與現況、其中存在的疑問、此研究將提供的新知和如何去做,通常以二至三段為度。因此,緒言部分首先要告訴讀者的是尚待研究之問題的背景和定位,即陳述問題,提出疑問,告訴讀者為何要做此研究,但應避免一般教科書上能找到的通俗資料。接著要說明研究的立論基礎RATIONALE、相關文獻及此研究的妥當性JUSTIFICATION。引述文獻要引用一些最直接相關的文獻而非要回顧詳細的歷史除非是學位論文,因13此,鉅細靡遺的長篇引述並不合宜。緒言要能引導讀者的興趣,言之有物也有理,使讀者心動而會繼續看下去是什麼答案。有少數學者認為在緒言部分扼要地簡述主要的發現和此發現的意義也未嘗不可。寫緒言時常會把一些英文字母很多而且一再出現的特定名詞以縮寫字代替測量的標準單位除外,縮寫的原則是在第一次出現該字時寫出全名,之後為縮寫字加括弧,第二次以後再出現該名詞則以縮寫字表示之。有些學術領域允許一些習以為常的專用名詞的縮寫字不經首次出現的界定而使用,如GFRGLOMERULARFILTRATIONRATE。一般讀者都討厭縮寫字,因為要不斷地回首去找尋縮寫字的意義。因此,有些雜誌要求將所有的縮寫字集中在緒言的前後位置或附註處,以方便讀者查閱。有些雜誌則要求在論文中重複使用至少多少次的特定名詞才使用縮寫字,一般而言,會重複五次的就適合了。材料和方法MATERIALSANDMETHODS通常這部分最容易寫,因為實驗的方法是自己設想的或現成的,而實驗的設計是自己規畫的,並經自己執行的,故很熟悉。其實,在實驗進行中,這部分即可著手去寫。有些雜誌只簡化為方法METHODS,但這並不是說材料就不必寫了。在內容上要說明實驗或受測的對象、實驗設計的選擇、材料和儀器的來源與廠牌型號、實驗的步驟包括觀測、定量或定性分析和統計分析方法等。如果是採用別人的方法或修改別人的方法則要註明而不要掠人之美,如果是自創的新方法要14寫詳細些,並提出驗證新方法的適用性。一般作者常感到困惑的是方法部份的描述順序要如何及要寫得多詳細才好,原則上是除非是特殊情況,否則可依實驗觀測過程的時間順序來敘述,而且要最小的詳細THESMALLESTDETAIL,即要寫得簡明,但也要提供足夠的資訊讓讀者可以用相同的方法重複實驗時能獲得相同的結果,至於一般研究者所瞭解的細節則可省略不提。如果是以人體為試驗的對象,則試驗計畫要先經「倫理委員會」或「人體試驗委員會」的同意及事先徵得受試者的認知之同意INFORMEDCONSENT,並親自簽字認可。如為動物試驗,也要先經過所屬機構的「動物管理和使用委員會」的同意。愈來愈多的期刊要求作者在投稿的論文中述明此事方予受理文稿。如前所述,方法部份很容易寫,但內容複雜,故要寫得有條有理,必須要將內容歸納與組織,分門別類,且分段地寫才會層次分明,讀者也容易了解。以英文寫作時要注意實驗的工作已完成了,所以動詞或助動詞要用過去式表達,以中文撰述則無此顧慮了。結果RESULTS結果是論文的心臟,是論文所欲傳達之訊息的依據,也是緒言所陳述之問題的答案與證據的所在。實驗觀測所得的結果通常是數據,須將之數據化和圖表化,但數據值是0至9的整數或帶小數點的組合,數值本身並無意義,但數值的相對大小和變化卻蘊含著重要的訊息,適當地利用文字以邏輯的順序敘述之,15使其意義有條理地呈現。敘述實驗的結果不一定要按結果獲得的時間順序,也可以從容易被解釋的結果開始。通常先敘述主要的結果,再描述次要的發現,至於這些結果或發現的意義和應用價值則留待討論部份再予評析。未預期的負面結果如有特殊的參考意義也應一併陳述。在以英文敘述時,句子的動詞或助動詞要用過去式,因為所敘述的結果是在寫作時的過去時間已產生的事了。實驗數據的表達可用繪圖或編表,但究竟是選用圖或表來呈現較好則視實驗數據的性質和含意而定。圖可清晰地表現及簡化實驗的結果,並顯現實驗參數變化的規則或不規則、集中或分散,變化趨勢及相關與否等特性。如欲表達這方面的意念,則圖優於表。但是,表可以節省版面的空間,有利於多層次的數據之整合。圖之說明LEGENDS要另頁打字,附加在參考文獻之後及表前。圖的大小和圖上的座標和座標上的數字、文字和圖示線條的大小比例要適當,使之在出版時縮小翻照仍能清晰顯現。投稿時,圖是以照片通常為57吋,最大不超過810吋隨稿交付;少數雜誌也接受同大小的雷射印出圖。至於表則是每一表在新一頁,也是隔行打字,加有標題及註解FOOTNOTES,表內除了行欄小標題以橫線隔開外,其他的數據間不可以內橫線或內直線隔開。要注意有些期刊對圖或表內的符號形式有所限制與規定。不管選擇的是圖或表,實驗數據都要經過整合以正確地反映和傳達數據的含意,並使讀者一目了然。在正文內闡述圖和表內的結果時,不要重複地引述表內的數據,因為數據已在表內列明,讀者很容易就看到了,但圖的數據如屬重要者,16則可以敘述,因為圖上的座標無法標示準確的數據。相同的數據不可重複地出現在圖和表上,若數據能整合成一表或一圖而呈現清晰且具體的概念或結論則應加整合,避免過多零散或殘缺的圖或表。實驗的數據以直接測量所得的或再經過整合後的數據為主要的數據PRIMARYDATA,而經計算所得的數據則為次要的數據SECONDARYDATA,但衍生的數據DERIVEDDATA如GFR,CARDIACOUTPUT等仍視為主要的數據。次要的數據並非不重要,其重要性視數據的內涵和解讀而定,計算所得的百分比變化、差值或比例如果沒有同時地呈現基礎值或對照值則無意義。另一方面,數值如有小數點則應取適當的有效數字;如整數值已上百成千,則其小數點後的數值已微不足道而可忽略不表。在陳述結果時常會比較兩多組或兩多種實驗狀況下所得之數據的差異,譬如「張三的血壓比李四的李四的血壓或李四者高」常常被誤寫成「張三的血壓比李四高」,這種比較的標的不同而不合邏輯的比較法都是肇因於習以為常但欠正確的口語化的結果。若以英文寫作也是同樣的道理,即“THEBLOODPRESSUREOFMRAWASHIGHERTHANTHATTHEBLOODPRESSUREOFMRB”而不是“THEBLOODPRESSUREOFMRAWASHIGHERTHANMRB”。當然,諸如此類的比較也有不同的寫法,例如“THEBLOODPRESSUREWASHIGHERINGROUPATHANINGROUPB”等等。另外,常有一些作者以流水帳式或一成不變的句型或語態敘述實驗觀察所得的反應或變化結果。例如FIG1SHOWS,FIG2SHOWS,DRUGAINCREASED,17DRUGSAANDBINCREASED等,令人視之單調,讀之乏味。窺究其因,可能是作者對英文的字彙之認識太少或應用不夠嫺熟所致;也可能是宥於作者的中文思考與寫作模式。其實,若在平日勤讀文獻時,能細心品味典範佳作的文筆,則日久之後,對遣詞用字必也能哂米匀纭Ee例而言,一些常被交互應用的動詞如SHOWS,DEMONSTRATES,DEPICTS,ILLUSTRATES,PRESENTS等等,又如INCREASE,AUGMENT,ELEVATE,ENHANCE等字。當然,交互選用這些字時還要注意該動詞是否適合於所敘述的事物性狀。這些動詞的交互應用,再加上以妥當的主動語態與被動語態來描述,可使句型的變化與寫法更加多端而不致於令人讀之味同嚼蠟。討論DISCUSSION討論是作者闡述結果和評析事證,再外加旁徵博引之處。通常首段可綜合並扼要地闡述實驗的最主要結果但非重複結果部分的敘述及其意義和重要性,此即最初的問題之答案。其次分段再闡述主要結論的支持證據及證據的正確性本實驗的,其他實驗的,反證的,另外的支持證明也可陳述。在敘述正反兩面的證據或不一致的意見時,應加以詳述與解釋。如有文獻支持,可將實驗結果加以引申,但切勿憑空揣測。易言之,有幾分證據,就作幾分的論述唯博士學位論文是允許,甚或鼓勵推測、想像和創意的。必要時得扼要地將實驗的結果與前人的或相關的作比較或對比,並解釋不一致的原因及其重要性。實驗的結果不要再於討論時重複地敘述,但由結果衍生而出的原理、關係或通則要加以討論。特異的數據、不如預期的結果和未解決的問題都應陳述,並加18解釋,闡述時可引述相關的文獻。最後根據實驗所得的證據,指出實驗結果在學理上或臨床上的意義和適用性,並作一總結,使之前首段後末段呼應,有始有終,把欲傳達的訊息以肯定的語氣陳述之,缺乏確定性的寫法如THISSEEMSTOSUGGEST等宜儘量地避免。新手在撰寫討論部份時,較感困難的是如何地分段與布局,使段落的層次分明,邏輯的架構允當。換言之,即如何使各段平順地起承轉合。其實,段落的目的是讓讀者休息,它是一個單位的思想或訊息,表示僅僅一個理念IDEA或THOUGHT,然後給讀者的心智上或視覺上休息一下。有些作者常在一段裡寫出一大堆的理念,這會使讀者感到迷惑或混淆,也抓不到重點。比較好的方式是先列出大綱,寫明有多少理念要告訴讀者理念的層次如何關連性如何先後的順序如何及其他等等。每一個理念各寫一段,理念上要層次分明或彼此連貫,如果是需要很長的討論,也可加一小標題SUBHEADING,當然,不切題或冗長累贅的文句討論宜儘量地避免。對非以英語為母語的國人或以英文寫作較不專精的作者來說,得要非常地留意英文文法的正確性,所以逐句地檢查並訂正全篇論文是必要的。目前較新版的電腦文書處理的軟體,如WORD97等,有自動地顯示英文詞句中錯誤之處及拼字檢查的功能,此對文句正誤的檢查大有助益,但這也只能告訴作者個別句子的正誤,至於語意是否明確、文筆是否流暢及其他修辭的精鍊與否則仍無法依靠電腦文書軟體來協助。至於翻譯性軟體,目前已有英文譯成中文的軟體,但譯文似比英文更費解,而中文譯成英文軟體尚付之闕如,故寫作上19的研習與精進仍是極其必要的。通常以英文寫作論文的經驗較少的讀者,尤其是研究生,最常犯的英文文法之錯失是有關動詞時態的寫法,此點值得加以申述。原則上在論文的正文和摘要內,若是陳述過去的動作,則動詞或助動詞都以過去式來寫;換言之,在撰寫論文時,執行研究和因此產生結果的動作,包括數據的收集整理和統計上的分析,都是已屬過去的行動,所以動詞及或助動詞應該用過去式表述。另一方面,在撰稿當時的意念作為,如實驗結果「是以平均值±標準誤表示」ISORAREEXPRESSEDASMEAN±SEM、圖一「顯示」SHOWS、表五「綜合」SUMMARIZES、在摘要部分最後總結本實驗結果或數據「指出」“INDICATES”或「建議」“SUGGESTS”等等的動詞要以現在式表示。如果正文內不管討論或緒言部分引述某人發現什麼,則動詞或助動詞用過去式;若有附屬子句,其動詞或助動詞也一樣用過去式;若是一般性的闡述或是陳述眾人已經認知的事實,則文句的動詞或助動詞用現在式。除此之外,其他常見的動詞用法之誤失尚有下列情形︰1單複數的主詞與相關動詞或助動詞不一致。2不當地省略被動語態句子中的助動詞,如“THESAMPLEWASWEIGHEDANDSEVERALFRACTIONSWERETAKENFOREXAMINATION”中的“WERE”常被漏寫。3過度地使用被動語態;在學術論文中的句子使用被動語態是適當的,但如果每句都用被動語態會令人讀之如同嚼蠟,故儘可能改為主動語態,因為以主動語態表述的語氣較強而有力,而且句子較簡短;如“FIG1SHOWS”比“ASISSHOWNINFIG1”為佳,用“WEBELIEVE”而不要“ITIS20THOUGHT”。4不連接不定詞DANGLINGINFINITIVES,如“TOAPPLYTHISFORMOFTREATMENT,THEPATIENTHADTOBEADMITTED”一句,因為PATIENT不是主詞,改正之道即引入主詞,如“TOAPPLYTHISFORMOFTREATMENT,WEHADTOADMITTHEPATIENTTOHOSPITAL”;若在原句首加入“INORDER”則不對,即使原句改為“TO,ADMISSIONTOHOSPITALISNECESSARY”也不對。另外,不連接分詞DANGLINGPARTICIPLES也同樣地須加留意避免。有關動詞和助動詞的正確用法及常犯的錯誤可參閱美籍專家方克濤先生CJFRASER以中文所撰述的「英文科技寫作︰文法與修辭原則」一書11。此書針對國人撰寫英文論文時在文法上常犯的錯誤和修辭的要領有相當完整的解析,值得一讀。誌謝ACKNOWLEDGMENTS誌謝或稱謝辭,此部份是在認知那些提供經費、技術協助、免費材料、藥品、儀器設備、專技和專知如參與討論、解釋、方法的建議等的個人或機構的貢獻。一般的公認是其他如打字、清洗試管等工作者和提供實驗設備或精神鼓勵者如上司對下屬的言辭鼓勵都不宜列入誌謝的名單,否則名單將長如古時婦人的纏腳布了,相關的規範可參閱本文末的參考文獻315,21。誌謝所提及的人士應附加學位或職稱,但學士學位常被省略而改以先生MR或女士MS稱之。另外,作者也必須獲得當事者的同意才可將其姓名列入誌謝欄內;因為讀者可能會認為這些被誌謝者認同該研究的數據、觀點和結論。21誌謝部分對讀者而言是論文中最缺乏學術意義的部分,但對作者而言卻是表現感恩之情的所在。感謝的人物範圍應以那些沒有他們的協助則不能順利地完成研究實驗者為限,不可將誌謝欄變為濫送人情之處。參考文獻REFERENCES參考文獻或稱參考資料,即被引用的文獻。科學論文的論述必須是有憑有據的,故在論文內的適當處要加以引證,即引用文獻。這樣做除了表現作者的資訊之來源外,也表示認知該文獻的作者們的工作對後續的工作之影響。在另一方面,也表示我們對前輩智慧債務的償還,故引證CITATION是一種報償的制度REWARDSYSTEM22,這也是一種承先啟後的工作。該引文獻而未引或不適當的引用文獻會剝奪讀者的資訊來源,也可能誤導讀者從事浪費性或重複性的工作。通常被引用的參考文獻包括四類︰1有歷史背景和意義的文獻;2實驗引用的方法;3支持性或衝突的證據;4比較用的類似文獻。原則上在引用參考文獻時要引用直接相關的RELEVANT、特定性的SPECIFIC和清晰的CLEAR文獻以印證自己的說辭。而且,直接地引用原著PRIMARYPUBLICATIONS優於間接引註。引用綜合評論REVIEWARTICLES或學術性專書中的章節亦無不可。但是有二個不可忘記的原則︰其一是要引用原始的文獻,避免引用二手文獻,以免造成錯誤或誤解。其二要引用自己看過的文獻,而且是正確地引用,如果從記憶中去引用文獻,常會有出錯的危險,所以文獻要經過心思的消化。在國內,常有因各種的因素之限制,22不易或無法取得原始的文獻,因此,有些作者則以自己所能取得的文獻中的文獻為文獻,此雖有不得已的苦衷,但嚴格地說,這種作法並不可取。有極少數例外的情形是在一些以撰述歷史性的人事或理念的專書中偶爾可見引用二手文獻的情形,但那是限於歷史久遠及被珍藏而無法取得的典籍,此種情況則可用“SMITHP1832CITEDBYADAMSBKIN篇名雜誌名稱年;卷期︰起迄頁數”。若文獻的來源難覓則應儘量地不用或少用這種文獻。學術會議的摘要可當文獻被引用,但如該摘要已撰成原著發表,則應引用原著。已被接受但尚在刊印中的論文可被引用為參考文獻,但要括弧註明「付梓中」INPRESS或「將刊出」FORTHCOMING。但是那些「私人通訊」PERSONALCOMMUNICATION或「未發表的觀察」UNPUBLISHEDOBSERVATIONS不能被列為參考文獻,只能在論文的本文中敘述,而且前者要註明訊息交付者及交付時間;後者則要註明資訊來源,並有書面同意。參考文獻要引用多少數量並沒有一定的標準,論文的良莠不在於文獻的多寡,文獻多也不表示飽學,不要為了顯示博學多見而引用一些不值得或不必要引用的文獻,而取捨文獻的抉擇可參考前述的數項原則。有些雜誌的投稿須知中會說明參考文獻的數量之限制,有些則否,通常30篇左右的文獻較為普遍,但此非定律。通常學位論文對參考文獻的數量較無限制,主要的考慮仍是所引的文獻是否與所述的事理直接相關。參考文獻的寫法要依照雜誌的投稿須知所要求的文獻格式,不同的雜誌對參考文獻的編碼、標點符號用法以及作者姓名、雜誌卷期、起迄頁數和年代等的寫23法都有個別或統一的規定,通常會依照哈佛式HARVARDSTYLE或溫哥華式VANCOUVERSTYLE。前者的引用方式是將作者的英文姓氏最多兩位作者,否則就以第一位再加ETAL和出版年份以括弧引在本文中;在參考文獻內則用第一作者的姓氏依英文字母的順序排列,但不編碼。此法佔用較多的版面空間,且造成讀者閱讀的不便,但卻可讓讀者立即看到被引用的文獻是那些作者的大作;而且,在未定稿前若增減文獻則較方便。此法也衍生另一種風貌,即在本文中的文獻引用法同前,但在參考文獻部分則用作者的英文姓氏字母編碼排列。溫哥華式是在1978年元月有十九種國際醫學期刊的編者為了統一及簡化參考文獻的編排而於加拿大溫哥華集會,並制定了一些向這些期刊投稿的統一規則。此一規則名為「生物醫學雜誌投稿之統一規則」UNIFORMREQUIREMENTSFORMANUSCRIPTSUBMITTEDTOBIOMEDICALJOURNALS於次年初刊出。依該規則,參考文獻的編排是依文獻在正文中第一次出現的順序以阿拉伯數字編碼在括號內排序。該會議的成員在1981年成立了「醫學雜誌編者國際委員會」THEINTERNATIONALCOMMITTEEOFMEDICALJOURNALEDITORS,負責修訂前述的規範,目前已出版至第五版21,內容鉅細靡遺,此版並新增有關重複發表、臨床試驗、倫理、統計和公私利害衝突自肥問題等的規範。目前大多數超過五百種的生物科學和醫學期刊皆以此規範為依據而訂出個別的投稿須知。但是有些雜誌仍各自為政,讀者在撰稿時必須參照擬投稿的目標雜誌之投稿須知內有關參考文獻的寫法之規定。至於雜誌的縮寫法要參照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每年出版之「醫學索引」INDEX24MEDICUS,這些資料LISTOFJOURNALSINDEXEDININDEXMEDICUS會另冊隨每年元月份的醫學索引刊出,可資查閱,讀者也可從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的網址HTTP//查得。值得留意的是雜誌名稱如果是一個字,如ENDOCRINOLOGY,要寫全名而不縮寫。其他有關專書等被引為參考文獻時的寫法都要確實地遵照擬投稿之目標雜誌的規定與要求去做,否則會被要求修改。最後,寫好的參考文獻要仔細的逐篇反覆地核實與校正,特別是作者的姓名、雜誌的縮寫名稱和起迄頁數等最易出錯之處。另外,要留意參考文獻是否有完全且正確地在正文內被引用。如何準備撰寫論文以上簡介了原著性論文的結構和內涵以後,讀者自然地對論文各部份之寫作的要求與重點有了相當程度的瞭解,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應用與發揮在你未來的論文寫作工作上,使論文的組織允當、論述簡明、言之有物而利於被接受發表。寫作並無絕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