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郑昕:摘要和引言决定文章命运——临床研究论著各部分撰写要点

作者:  时间:2018-10-21  热度:

  论著内容结构主要包括题目、摘要和正文三大部分,这三个部分具有相对独立性。

  题目的基本要求是体现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类型,同时做到简明、具体、精确、有趣,不要过大过泛。

  题目中关键词是关键,读者大多通过关键词来检索到这篇文章。一般来讲,题目会由3~5个关键词来组成。

  摘要是文章的精华,是编辑和审稿人详细审阅的重要部分,是决定文章命运,即拒稿、送审还是录用的关键。

  摘要的结构,和正文类似。首先是背景或原理,或者研究目的,即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具体的科学问题或者假设是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摘要有独立性,整个摘要的逻辑、数字、用词,均应和正文保持一致。

  正文的写作是反复思考,打磨最后定稿的过程,因此建议先完成正文,再提炼摘要。

  正文部分包括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等,各部分都在围绕一个轴心,即科学问题进行论述。

  同时要注意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引言是告诉读者为什么做这个研究,提出科学问题,同时对讨论进行铺陈;方法对应研究目的,阐明如何实施研究;结果对应方法,报告主要发现。

  引言:引言是决定文章命运的第二个关键,其重要性在于它是文章价值的定位。引言主要体现创新性、重要性以及将来的应用前景。

  引言一般需要简洁紧凑,逻辑性强。一般来讲,标准的引言应该主要包含几个关键内容:

  (1)该研究领域的概貌是什么,已知什么,未知什么(知识的鸿沟),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接下来,本研究的科学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为什么重要,针对这个问题既往有没有研究,研究现状是怎样的。

  简言之,引言部分的三个关键词是:知识的鸿沟(gap)、重要性(importance)和研究目的(objective)。

  方法:主要交代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是如何设计和实施的,二是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的。

  需要注意的是,方法应该能够对应研究目的来回答科学问题。和基础研究类似,临床研究的方法也要求有可重复性,需要把研究的实施过程交代清楚。

  首先交待研究设计,如是随机对照试验还是观察性研究,后者是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还是病例对照研究等。

  第二,研究实施相关信息,如研究实施的时间、地点、研究对象来源、入选排除标准、干预过程、主要和次要研究终点和伦理批准情况等。

  第四,数据分析,此部分要相对写得详细和准确,对应研究目的先说主要分析,再说次要分析,包括混杂因素和缺失值的处理等。

  第四,客观描述和报告,避免对结果进行主观性解释。最后,还要注意专业术语要规范、一致,体现专业性。

  讨论:讨论是对研究发现的解读和提升,对应研究目的,呼应引言中铺陈的问题。

  第一段总结主要发现研究的亮点和特殊性;接下来针对文章最主要的发现进行讨论,如和既往研究相比,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既往研究相似和不同的原因,本研究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等。这部分可能需要几段文字来阐述,最后是研究的局限性、结论、应用前景和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讨论要针对本研究的结果来写,避免针对既往研究的结果大篇幅讨论;第二,避免过多重复结果的细节;第三,不要回避意外的发现和不“漂亮”的结果,实际研究中的结果可能不是十分规整的,什么原因应该讨论清楚;第四,用词避免主观强烈,要客观和言之有据。

  参考文献:如何选择参考文献?一般来讲,会优先考虑高水平杂志上发表的,研究内容非常相关的,近年发表的,或者是以往发表但是非常经典的。

  第四,引用要得当,前提是对参考文献要充分理解,而不是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引用;

  第五,如前面所言,在投稿前要对文献进行查新查重,避免有重大观点和进展的遗漏。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