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记者近日获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开展的II期临床试验“健侧颈神经根移位手术治疗脑卒中、脑瘫后上肢痉挛性偏瘫 (Trial of Contralateral Cervical Root Transfer for Spastic Arm Paralysis)”研究成果已被世界最权威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影响因子72.406)接受,并于12月21日以原创论著(original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为中枢性偏瘫治疗难题提供了解决之道。
据悉,中枢神经损伤,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初步数据统计,我国约有超过2300万名患者。这些患者出现躯体瘫痪,有的上肢同时失去相应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这类病人数量巨大,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负担
徐文东教授表示,现有的治疗方法包括神经康复治疗、机器人辅助康复、夹板固定、中医疗法等效果不佳。
在中枢性偏瘫患者中,虽然一侧大脑半球损伤难以修复,但另一侧大脑半球仍保持完好。在前期研究证实一侧大脑具有同时控制双侧上肢的潜能后,徐文东教授、顾玉东院士课题组实现了临床转化,提出治疗中枢损伤后期瘫痪上肢功能恢复的新方法:通过手术将健侧上肢颈神经移位至瘫痪侧的颈神经,避开损伤侧大脑半球,让偏瘫上肢与同侧健康大脑半球相连接,激发健康大脑半球的潜能,促使瘫痪上肢恢复功能。
此次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论著是徐文东教授、顾玉东院士团队开展的II期临床试验结果。该研究通过随机、双盲对照、前瞻性临床试验,比较创新手术疗法“健侧颈神经移位术”与传统康复治疗对36名中枢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接受创新手术治疗的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功能磁共振和经颅磁刺激检查均证明手术后健康大脑半球除了支配原有上肢外,还建立了对偏瘫上肢的支配,用临床实践成功验证了外周神经通路改变影响中枢功能重塑的新理论。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创刊于1812年,以出版对生物医学科学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的医学研究新成果而闻名于世。